05
May
2022

非遗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返回列表

​——“文旅中国·百城百艺”非遗传播活力2021年度报告发布
 

“文旅中国·百城百艺”非遗传播活力展示页面
 
  为实时监测评估非遗传播活力,加大融媒体非遗宣传力度,把脉民众非遗需求,促进城乡非遗发展,进一步助力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中国文化传媒集团积极整合文化和旅游领域媒体、智库和产业资源,依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传云”平台,开发上线了“文旅中国·百城百艺”非遗传播活力展示平台,实现对国家级非遗项目(1557大类、3610子项)传播活力情况的动态监测,对非遗项目、传承人及所在城市等大数据信息进行全面采集和量化分析,按照政策保障、队伍情况、非遗活力、媒体关注、舆情反馈五个分析方向,基于客观监测数据,不加任何人工干预,计算出非遗项目与所在城市对应的非遗传播活力值,并进行相关展示,助力城市文化品牌打造和城市形象塑造,增进传承人与所在城市的纽带关联,推动非遗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形成规模化、品牌化效应。
 
  基于2021年全年非遗汇总信息和平台监测数据,中国文化传媒集团研究院梳理了全年非遗传播情况,认为2021年我国非遗传播主要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非遗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贵州、广西、青海、陕西等地调研中考察非遗项目,对非遗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文化和旅游部以及各地非遗主管部门,认真组织传达学习,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指示精神实质,研究贯彻落实措施,部署相关工作,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综合“文旅中国·百城百艺”非遗传播活力展示平台统计数据,2021年,有关我国非遗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的信息共计543.51万篇(未去重,含媒体矩阵重复报道内容)。从传播渠道看,新闻报道多由各地各级非遗主管部门首发,地方主流媒体将主管部门发布内容进行新闻化改编后,利用报、网、端、微、号等媒体矩阵进行二次传播,部分主流媒体还积极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设置讨论话题,引发大众对于非遗热点话题的讨论。各月新闻报道总量相对平均,但春节、丹寨非遗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节庆活动期间,呈现爆发态势,新闻报道量约为平常的5倍,高频率、短篇幅、碎片化、图片化、视频化的报道,有利于保持非遗话题热度,引发全社会对非遗的持续关注。从传播效果看,大众对我国非遗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的满意度超过95%。
 
  在此舆论背景下,各地各级非遗主管部门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工作得以有序推进,2021年非遗领域政策制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对做好新时代非遗保护工作作出明确规定,促进非遗保护的法律体系、政策体系日臻完善。非遗保护相关基础工作扎实推进,已基本建立覆盖央地的非遗项目保护传承利用体系,非遗研培活动稳中有序展开,部分地区积极探索非遗数字化保护,构建数字化的非遗保护、传承模式。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加强黄河、大运河流域非遗专项调查,建立黄河、大运河流域非遗保护传承弘扬协同机制,继续支持非遗工坊建设,探索非遗赋能乡村振兴实施路径。积极促进非遗活态传承与传播,构建“五进”传播网,线上线下联动举办多彩非遗活动,拉近非遗与民众距离。
 
  (二)东部、西部部分地区各自探索出不同的非遗保护与产业发展路径,非遗传播活力值排名靠前,中部、东北地区非遗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云南、甘肃、江西等非遗资源丰富地区非遗传播活力有待挖掘
 
  全年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非遗传播活力值排名前100位的城市中,共有东部地区城市(城区)78个,西部地区城市22个。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无城市进入前100位。
 

我国四大地区非遗传播活力值
 
  东部地区中,广东、北京、江苏、上海等省市非遗主管部门积极借助深圳文博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契机,依托非遗展厅、非遗科技、沉浸式互动体验等新理念、新思路、新技术拓展非遗展览展演展示方式;同时支持成立和发展互联网企业、科技企业、文创企业,积极搭建平台,助力非遗产业发展,实现生产性保护;充分利用“五进”传播网,积极开展非遗进景区、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公共文化场馆“五进”活动,推动非遗融入百姓生活,让更多人充分感受非遗之美。西部地区中,四川抓住川渝城市圈共建契机,推动川剧、川菜、蜀锦、蜀绣、石刻等非遗项目的研究梳理和保护传承,结合川渝两地非遗特色文化旅游资源,推出有特色、有市场竞争力的一程多站非遗旅游线路;陕西、广西等省区积极把握“一带一路”战略机遇,通过举办“国际非遗交流周”等形式,让非遗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中外文化交流和民心相通的桥梁。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相关做法和探索,为本地区贡献了非遗传播活力值,推动东部和西部地区整体排名靠前。
 
  综合全年监测数据情况,中国文化传媒集团研究院认为,我国东部地区由于经济发达,非遗产业化路径探索起步较早,已形成一条“非遗创新传承+产业生产性保护+社会传播普及”路径。同时,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和西部城市经济圈发展,西部地区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对外贸易的前沿,西部地区凭借非遗资源优势,抓住时代机遇,实现了非遗产业的跨越式发展,非遗产业增速领跑全国,并有效提升了地方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中部、东北地区非遗传播活力值在全国四大地区中相对落后。以河南、黑龙江省为例,两省在2021年均举办了诸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非遗教育基地和研究基地评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验收等活动,但相关活动多为常规性工作;两省结合非遗资源举办的活动,媒体宣传报道往往集中于活动前后的较短时段且偏于传统宣传风格,声量持续性不大,受众互动参与度较弱。以上原因致使当地相关非遗传播活力值呈现出“快速上升、迅速回落、长期稳定在较低水平”的特点。但从非遗产业发展条件和潜力来看,中部、东北地区2021年新增非遗类企业比例分别为211.98%和139.42%(相关数据来源于企查查平台,经计算后得出非遗类企业数占比),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非遗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中部、东北地区主管部门应抓住机遇,深挖潜力,积极打造产业化、品牌化非遗展会,进一步推动相关非遗企业和市场主体发展,同时进一步提升自办活动的媒体宣传意识,加大媒体宣传报道的力度,通过主动设置议程和互动话题,吸引大众线上线下参与互动,在做好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同时,有力推动非遗传播活力值稳步增长。
 
  云南、甘肃、江西等非遗资源丰富地区,非遗传播活力值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10日,云南、甘肃、江西三省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非遗项目数量均超过80项,在全国排名中上。但根据2021年全年监测数据,3个地区非遗传播活力值呈现出较大反差,全年处于较低水平。以江西为例,2021年年度非遗传播活力值在20(全年非遗传播活力值均值为1172.26)以下的54个县市(区)中,有33个为江西省所属县市(区)。中国文化传媒集团研究院观察发现,江西、甘肃两省举办的非遗活动,数量相对较少,类型多为常规性活动,结合自身非遗资源开展的自主品牌活动较少,展现形式仍以原生态表演为主,表现形式较为陈旧,观众的互动热情不足;云南省举办的活动由于宣传报道多集中于地级市及县区级媒体,国家级、省级媒体报道量有限,造成宣传力度整体有限,宣传覆盖效果和品牌建设效果不足。
 
  (三)全国各类传播活动仍以政府牵头组织为主,行业协会组织、多元行业主体初步释放自身活力
 
  综合“文旅中国·百城百艺”非遗传播活力展示平台对2021年全年有关非遗的新闻报道传播情况的热度统计数据发现,年度传播热度排名前30位的非遗事件和活动中,既包含中央及地方政府发布的涉及非遗保护传承利用的政策文件,也涵盖各地各级非遗主管部门的日常工作,还包含主管部门组织开展的非遗展览展示、文艺汇演、非遗展演、文博会等活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第二届中国丹寨非遗周,各地举办的非遗节目展演、作品展览、技艺展示、产品展销等活动呈现出明显的以政府牵头组织为主的特点。“非遗牛年大集”“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等活动中,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等行业组织,阿里、京东、抖音、快手、淘宝等市场主体以及一大批各地各级非遗传承人均贡献出各自的一份力量,相关活动借助主流媒体的全媒体、立体化报道,实现了非遗传播活力值的有效提升。除参与活动外,行业协会组织等社会力量还积极投身非遗实践、非遗研学、“五进”活动,有效释放自身活力,充分发挥社会力量作用,助力非遗实现活态传承。
 
  (四)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传播重点转移至线上平台
 
  对“文旅中国·百城百艺”非遗传播活力展示平台全年有关非遗的新闻报道传播渠道进行综合分析后发现,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1年非遗传播重点转移至线上平台。超六成活动中各级各地非遗主管部门除举办线下活动外,还同步利用线上平台传播非遗,实现传统与现代交汇,虚拟与现实融合,线上与线下联动,让民众透过屏幕充分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以“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为例,通过线上传播,该活动各类非遗视频传播总量超过3.7亿次,有效推动了各地非遗项目在全社会的宣传普及。此外,广大非遗传承人在有关部门组织下,积极探索利用各大新型主流媒体平台和国家公共文化云等公共文化数字服务平台进行线上传播,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哔哩哔哩、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和自媒体平台展示非遗技艺。据《2021抖音非遗戏剧数据报告》数据,截至2021年11月,抖音实现覆盖98.83%国家级非遗戏剧项目,非遗戏剧视频累计播放600亿次,累计获赞22亿次。有关部门和非遗传承人的积极探索,成功吸引更多年轻受众参与,带动非遗受众群体逐渐呈现年轻化、低龄化特点。《2021抖音非遗戏剧数据报告》数据显示,在受众群体方面,“90后”“00后”已成为抖音听非遗戏剧的主力,占总观众的52%。但与此同时,受制于制作水平有限,存在运营经验不足、内容同质化严重、质量不高、文化底蕴较为缺乏、缺少入脑入心的非遗视频精品等问题,非遗新媒体传播之路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五)民俗体验活动广受民众追捧,民俗节庆成为非遗体现“见人见物见生活”理念重要窗口
 
  利用“文旅中国·百城百艺”非遗传播活力展示平台对民俗类非遗项目传播活力值进行统计发现,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民俗项目传播活力值位居前列。以中秋节为例,广东省广州市推出节庆“叹”非遗——中秋节系列活动,山东省济南市举办了“月圆中秋·情系非遗”中秋非遗体验活动,四川省成都市开展“非遗在社区”系列活动。相关活动对当地与中秋主题有关的非遗技艺和项目及文创产品进行了充分的展览展示。受此影响,中秋节当月,全国民俗类非遗项目活力值增长85.92%。节庆期间各地主管部门抓住节日契机,为广大市民游客打造非遗盛宴,传统的舞龙灯、舞狮、花灯、猜谜、戏曲、古乐、社火、乞巧、登高等市民游客喜闻乐见的中国优秀民间艺术节目轮番上演,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丰富了群众的节日文化生活。
 
  除公共假期外,少数民族地区欢度民族节日时,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呈现出浓厚的民族特色,成为民俗类非遗展览展示和传播的好机会。如“壮族三月三”期间,广西开展“八桂嘉年华”活动,在14个设区市同步组织开展1000多场各类文体活动,集中展示壮乡特色歌舞表演、壮乡美食、壮乡非遗技艺,营造热烈的节日氛围;望果节期间,西藏各地农村地区通过祈福、赛马、看藏戏等形式的民俗活动欢庆丰收;彝族年期间,凉山彝族自治州17县的彝族民众身着民族服饰,开展杀年猪等年俗活动庆祝彝族年。
 
  从各地在节庆期间开展非遗展演展示的效果看,传统方式的活动备受大众追捧,也让大众对传统文化、民族文化更加了解、更加重视;以节庆活动的形式展示非遗民俗,大众可以在欢乐的氛围中自觉参与到非遗传承和保护工作中来,也为非遗与大众日常生活的融合提供了重要窗口与契机。
 
  (六)非遗十大类别传播活力冷热不均衡情况突出
 
  利用“文旅中国·百城百艺”非遗传播活力展示平台对非遗十大类别进行统计后发现,传统戏剧、传统美术、曲艺活力值位居前三,其中京剧、川剧、秦腔活力值位列传统戏剧门类前三位,蜀绣、鲁绣、粤绣(广绣)活力值位列传统美术门类前三位,相声、山东快书、河南坠子活力值位列曲艺门类前三位。由于相关非遗项目与大众娱乐、审美需求十分贴近,因此在大众中受认可和欢迎程度较高。此外,各地还积极探索利用线上和线下方式,提高相关非遗项目在大众中的知晓度,如天津广播电视台文艺频道播出7集人文纪录片《京剧遇上非遗》,山东、天津等省市试点非遗曲艺书场,四川积极引导蜀绣传承人走进中小学讲解蜀绣技艺等。相关活动极大拉近了非遗项目与大众日常生活的距离,相关非遗项目传播活力值排名位居前列。
 

十大非遗门类传播活力值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舞蹈,传统医药等类别的非遗项目,由于有一定的地域性和较强的专业性,与大众生活有一定距离感,因此活力值整体较低。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相关非遗项目本身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和价值。与此同时,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广东省中医药发展“十四五”规划》《湖南省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湖南省中医药“产业振兴”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等国家重大战略和央地政策文件的出台和实施,相关冷门非遗项目正逐渐从小众走向大众。
 
  (七)“非遗+”模式助力非遗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文旅中国·百城百艺”传播活力展示平台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有关“非遗+”模式报道的新闻量近4.19万篇,相关内容显示出各地非遗主管部门、行业主体结合自身资源特点对“非遗+”模式展开了积极探索。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依托丰富的禹羌文化资源,对“非遗+旅游”模式展开探索,推出了“大禹祭祀”“羌历新年”“沙朗节”等10余个民俗文化节庆品牌,年吸引游客近100万人次;贵州丹寨锦绣谷对“非遗+乡村振兴+电商”模式展开探索,以乡镇合作社、村寨工坊以及系统的技能培训为途径,通过“实体店+电子商务”的方式,提升民族手工产品的品牌影响力,由此成为我国民族非遗文创的代表性品牌;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非遗+科技”模式成为焦点,利用智能影像和数字孪生技术直观展示了贵州苗族蜡染工艺,获得行业专家和大众认可,认为数字技术赋能将成为非遗传承的一大亮点。综合全国各地和非遗相关领域发展情况来看,从传承到创新,从培育非遗人才到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非遗+”模式在促进非遗的生产性保护、创新性发展中显示出重要作用,为非遗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
 
  基于2021年全年监测数据情况,中国文化传媒集团研究院认为,在良好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在利好政策支持、传承保护体系不断完善、相关产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2022年我国非遗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
 
 (一)非遗传播国际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中部、西部地区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对外贸易的前沿,结合中、西部非遗资源优势及产业发展潜力,不少非遗项目和企业,借助“一带一路”走向世界。梳理发现,在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一带一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名单中,2019年至2021年连续3年均有非遗相关项目入选,成都熊猫灯会、新疆特色民族风情服饰、中医药、自贡灯会、杂技等相关项目先后入选。非遗相关企业和项目借助“一带一路”战略深入推进的重大契机,实现国家化传播和发展,有利于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加速实现产业跨越式发展,有效提升地方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预计在2022年,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得到进一步控制和缓解,非遗传播国际化趋势将得到进一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影响力将实现进一步提升。
 
  (二)推动非遗发展的主体将多元化,电商平台成为非遗产业发展的新渠道
 
  综合2021年全年监测数据情况,2021年非遗相关活动举办主体主要以政府部门为主,同时,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以及网络电商等市场化力量,成为推动非遗发展的重要主体。《2021非遗电商发展报告》显示,随着国潮在年轻人中流行,借助电商平台加大非遗文化影响力,成为了不少非遗技艺和非遗传承人的选择。有14个非遗产业带在淘宝、天猫年成交过亿,近一半位于县域及以下地区。预计2022年,政府部门依然是推动非遗发展的主要力量,但推动非遗发展的主体将呈现多元化趋势。由于非遗产品在电商平台热销,电商平台有望成为非遗产业发展的新渠道和新力量。随着直播电商、社交电商、兴趣电商、跨境电商的持续发展,网上购物尤其是网上购买文创产品,将成为年轻人的重要生活方式。
 
  (三)“非遗+”模式持续助力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非遗+”以非遗为主体,通过跨界、跨域、跨业融合,发展非遗经济或新业态,为非遗带来新的创作素材、表现载体、传承平台、传播场域、展示途径和销售渠道,产生“1+1>2”效应。2021年,在各地多元主体的积极探索和共同努力下,“非遗+文创”“非遗+金融”“非遗+旅游”“非遗+乡村振兴”“非遗+影视”等成为新的发展模式,为非遗等传统文化发展带来新变化、新机遇,有效助力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022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深入实施,非遗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动致富、提升乡村文明、助力乡村振兴方面,预计将释放更多潜力。同时,5G、云计算、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技术的发展,科技与非遗的融合发展必将持续深入,“非遗+科技”的未来充满想象空间。“非遗+”融合发展模式,将持续为非遗带来更多机遇,更好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更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四)数字化发展助力非遗真正融入现代生活
 
  移动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日趋成熟并广泛运用到社会经济生活中,非遗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等各个领域的数字化发展也逐渐成为新潮流、新趋势。2022年,随着5G、AI、VR、AR技术的进一步普及和广泛应用,预计在非遗领域,数字影音、虚拟现实、增强现实、3D扫描与重建、动作捕捉等数字技术手段将得到充分运用,以数字科技与古老技艺相互碰撞的方式,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元素和更时尚、更年轻的表达形式,满足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现代需要,吸引更多人群尤其是年轻人进一步关注非遗、了解非遗、热爱非遗,将最传统的非遗融入最现代的生活,使其进一步焕发新的时代生机。
 
中国文化传媒集团研究院供稿
 
来源:中国文化报

在线留言
leave a 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