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April
2022

天上黄河正正来

返回列表


红色报纸展览
黄河谣文化园外景
 
 
  深秋染霜时节,落日熔金时刻。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九原区副区长乌兰其木格、九原区哈林格尔镇镇长任小荣、哈林格尔镇兰桂村党支部书记郝振华等一干人在落日余晖中徜徉于黄河岸边,边走边谈,谋划着九原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愿景。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是党中央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乌兰其木格说,是九原区把黄河迎进包头的,昭君出塞是从九原区的兰桂渡口渡过黄河的。梳理好九原的黄河资源,讲好九原的黄河故事,是落实国家、自治区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
 
  兰桂渡口与黄河谣
 
  兰桂渡口最初叫什么名字已无从考证,但昭君渡口、金津渡口等名字流传于乡野。
 
  然而,这个渡口的历史作用不能忽视。
 
  秦统一中国后,在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上“堑山堙谷”,修筑了一条从首都咸阳到阴山南麓九原郡的交通大动脉,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秦直道”,古渡口就是这条大道跨越黄河的要津之一。传说汉明妃王昭君就是从这里渡过黄河一路北上,出光禄塞,入单于庭,从而成就她“民族团结友好使者”的光辉形象的。
 
  距兰桂渡口不远处,便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黄河谣文化园,这是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
 
  黄河谣文化园景区的打造匠心独具,整体景观、建筑风格以黄河流域典型的干打垒、原木桩、石围墙为主,配套建设黄河的标志性水车等独特景观,通过艺术化的建筑来凸显黄河流域在建筑文化领域独有的厚重感和沧桑感。错落有致的布局,传统纯朴的建筑群诸如高大的水车、干打垒、原木桩、石围墙,一根根老屋椽檩、一件件农耕用具,似乎都在诉说着黄河岸边人民千百年来的炽热生活,讲述着古老黄河匠人的历史与传奇。
 
  黄河谣文化园是一座以黄河文化为核心的综合性文化旅游景区。景区内的黄河谣工匠博物馆是内蒙古首家将黄河文化、民俗历史以及工匠精神融为一体的民办博物馆,馆内以传统黄河村落为蓝本,复原了油坊、磨粉豆腐、铁匠铺等20多个传统手工作坊,再现了200年来黄河流域人民的劳动场景和传统工匠技艺。馆内陈设的“28型”自行车、煤油灯缝纫机等老物件唤起了参观者满满的回忆和向往……
 
  黄河谣红色藏报馆是内蒙古规模最大的报纸主题博物馆,馆藏报纸20多万份,时间跨度超过140年。
 
  红色藏报馆展出抗日战争系列、内蒙古解放系列、全国解放系列、开国系列、国庆系列、建党系列、建军系列、节日系列、改革开放系列、新中国建设系列、内蒙古自治区建设系列、包头市建设成就系列、阅兵系列、两弹一星系列、航天航空系列、雷锋系列、乌兰牧骑系列、包钢建设系列、港澳回归系列、奥运系列等20多个系列180份各类报纸。
 
  走进黄河谣红色藏报馆,看到1000多张与建党百年相关的主题报纸,让人精神为之一振。在这里能够看到1964年10月15日《人民日报·号外》刊登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能够看到《人民日报》刊登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徜徉其间,在报纸的文化长廊中感受着报纸文化的无穷魅力,接受着报纸文化的洗礼和熏陶。
 
  如果说黄河谣文化园景区是九原区文化旅游的“龙头”,那么,9家自治区五星级乡村旅游接待户万兴泓泽生态休闲观光农业产业旅游区、九里温泉度假村、青鸟养生庄园、田禾采摘园,自治区四星级乡村旅游接待户天佑生态休闲农业园,自治区三星级乡村旅游接待户黄河鱼宴、刘祥鱼馆、嘉亿兴体验园等就是九原区文化旅游的“万花筒”。
 
  刘祥做鱼生意已经几十年了,他感慨地说:“是黄河人把我养大,是黄河鱼让我发家。”据刘祥介绍,吃“开河鱼”是包头旅游消费的一大特色,每到阳春三月,食客就会络绎不绝地来到鱼馆,目睹黄河鱼“破冰、起网、宰杀、下锅”的全过程,吃的是美味,品的是文化。
 
  包头市黄研会的“黄河情结”
 
  人们提起草原钢城包头,津津乐道的大都是这座城市的工业布局以及这座城市对国家的贡献,殊不知是黄河在滋润、滋养着这座城市。据有关资料显示,黄河每天为包头提供150多万吨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历史上黄河在包头境内多次改道,由黄河故道和牛轭湖形成的黄河湿地,是伟大的母亲河对包头儿女的慷慨馈赠。
 
  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列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是自然界多种生物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黄河湿地是包头市的一笔巨大财富,黄河湿地对包头市的环境保护、生态平衡、蓄滞洪水、涵养水源、文化旅游等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包头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关于加强湿地保护工作的决定》《包头湿地保护条例》《包头市南海子湿地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政策法规,让人们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湿地,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湿地。
 
  1996年成立的包头市黄河经济文化研究会对市委、市政府的号召积极响应,于2014年编辑出版画册《湿地情韵》,画册分为“湿地情怀”“风光无限”“百鸟栖园”“湿地欢歌”4个部分,时任会长、《湿地情韵》主编巴雅尔表示,这是黄研会组织摄影爱好者参观湿地、认识湿地、热爱湿地、保护湿地、拍摄湿地的文化结晶、艺术结晶。打开《湿地情韵》,读者就会发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遗鸥、黑鹳,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大天鹅、疣鼻天鹅、白琵鹭等的绝美倩影尽在其中。
 
  《湿地情韵》出版两年后,2016年,国家林业局通过对内蒙古包头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的验收;2018年,在中国黄河旅游大会上,内蒙古包头黄河国家湿地公园被评为“中国黄河50景”之一,尽显出沿黄高纬度寒冷干旱地区大型国家湿地公园的风采神韵。
 
  通过验收的内蒙古包头黄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黄河北岸,涉及九原区、高新区、东河区、土右旗4个旗县区共18个行政村,总面积122.22平方公里,由昭君岛、小白河、南海湖、共中海和敕勒川5个片区组成,自西向东分为滩、水、园、林、岛5个主题片区。
 
  公园内有野生植物194种,隶属于45科127属;野生脊椎动物225种,其中鸟类16目44科201种,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8种,其中包括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遗鸥、黑鹳2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大天鹅、疣鼻天鹅、白琵鹭等26种, 湿地公园处于全球候鸟迁徙路线东亚和澳大利亚路线、青海湖到三江湿地候鸟迁徙路线等2条候鸟迁徙路线上,是重要的候鸟迁徙中转站 。
 
  如果说出版《湿地情韵》是包头市黄研会的牛刀小试,那么,2011年10月16日唱响人民大会堂的《黄河情韵·大型民歌演唱会》,无疑是包头市黄研会的大手笔。沿黄9省区、9个民族600多名演员共同唱响的《黄河情韵·大型民歌演唱会》被称为“第二个《黄河大合唱》”,这次演唱会为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做出了积极贡献。
 
  包头市黄研会发起的《黄河情韵·大型民歌演唱会》倡议得到了中国黄河文化经济发展研究会的支持和沿黄九省区黄河文化经济发展研究会的积极参与。
 
  2011年5月,包头市黄研会组织由作家、艺术家、影视编导、新闻记者参加的“黄河民歌采风团”,历时34天的采风活动行程1.3万多公里,收集民歌2800多首,为《黄河情韵·大型民歌演唱会》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民歌资源。
 
  在西安,著名歌唱家贠恩凤接受采访。贠恩凤是著名歌唱家王昆的学生,8岁就开始演唱《延安颂》。她在接受采访期间,还主动热情地为演唱会推荐了好几首歌唱延安、歌唱黄河的民歌。在爱人孙韶的手风琴伴奏下,贠恩凤还为采风团深情地唱起了《翻身道情》。在一个多月的采风中,这样感人至深的故事还有许多……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讲话精神,包头市黄研会主动作为,积极组织老干部、专家学者开展对包头境内黄河资源环境和文旅资源的调查研究,并于2021年6月写出有调查、有分析、有对策的《黄河(包头段)资源环境和文化旅游调研报告》。期待包头市黄研会在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中的新作为、新贡献!
 
  包头位于黄河“几”字弯中心地带,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包头拥有丰富多彩的黄河文化旅游资源。一是以麻池古城、燕家梁遗址、五当召、美岱召等为代表的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古渡口、古道、古墙、红色文化、工业遗产等历史文化资源;二是以蒙古文诵经、剪纸、二人台、面塑、六合枕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是以黄河农耕、开河鱼以及诸多歌曲、服饰、礼仪、节会等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四是以湿地、灌木林、水生植物、动物群落为代表的黄河沿岸湿地、温泉资源;五是以梅力更景区、九峰山景区为代表的黄河北岸山地旅游资源。
 
  包头市将合理利用这些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资源,精心打造“沿黄大集中”的旅游格局。(本文图片由黄河谣文化园景区提供)
 
阿勒得尔图
 
来源:中国文化报

在线留言
leave a 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