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March
2022

全民共享的生态空间

返回列表


秀美西湖
 
  浙江杭州自秦朝设县以来已有2200多年历史,曾是吴越国和南宋的都城。南宋之前,杭州城市的平面布局结构是南北长、东西窄的腰鼓形状,南部是州衙所在,中北部为民居生活及市场区。南宋定都杭州后,以此布局结构为基础,作了较大调整与改进,建设了专供皇帝通行、贯穿城市南北的中轴大道——御街,形成都城规范的基本结构与街坊的分布格局。南宋100多年间,采用“固江堤、疏西湖、治内河、凿新井”等措施,维护都城生态环境与整洁面貌。作为御街西侧的自然生态湖泊,西湖在南宋得到了多达7次治理,形成了“西湖十景”,享誉至今。
 
  千百年来,“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令许多文人墨客写下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篇,也吸引了无数人为之神往,成为他们的精神家园。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西湖景区的总面积为49平方公里,汇水面积为21.22平方公里,湖面面积为6.38平方公里。景区内包含的景点多达100多处,是自古以来杭州人民休闲游览的胜地。2011年,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众望所归,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1处世界遗产,也是当时我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唯一一处湖泊类文化遗产,让世界认识了西湖。
 
  如诗如画的西湖美景充满传奇色彩,带给人们无与伦比的视听觉享受,“断桥残雪”“平湖秋月”“三潭印月”“雷峰夕照”“黄龙吐翠”等旖旎风光,无不令人震撼。灵动秀气的西湖不仅拥有自然美景,更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精美绝伦的园、亭、寺、塔随处可见,匠心独运,是一代又一代前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形成了一幅恢弘绚丽的盛世美景。漫步在断桥不断、长桥不长、孤山不孤的湖光山色间,低头可见鸳鸯在水面结伴悠游,鱼儿在湖中欢快嬉戏,水草在湖底随波舞动。湖清水净的西湖既是大自然的馈赠,亦是南宋以来大规模治理其生态环境及现当代继承这种优秀治理模式,持续多年实施“西湖水质改善和水环境生态恢复项目”“西湖水质提升与生态系统稳态调控项目”的成果。
 
  西湖是杭州的“根”和“魂”,如何让西湖的保护利用更好地融入人们的生活,杭州下足了功夫。2002年,杭州提出“还湖于民”口号,西湖实行免费开放政策。没有围墙、不收门票的西湖,成了人民的公园。“杭州市民、中外游客可随时游览西湖,这不仅体现了杭州对共享公众文化权利的尊重,也为杭州赢得了广泛的声誉。”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西湖的免费开放不仅使市民游客受益,还带来了无法衡量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让杭州这一特色创新旅游模式,得到国内外高度认可。
 
  为了更好地提升人们的游湖体验,继免票举措后,西湖又先后推出一系列免费志愿服务,分别在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湖滨晴雨、柳浪闻莺、雷峰夕照、苏堤春晓6处游客流量较大的景区设立志愿者微笑服务亭,为游客提供导览图、针线包、公益伞、医药箱、打气筒、轮椅、婴儿车等免费服务。
 
  2021年10月,西湖还推出“西湖环湖游览线”,紧紧围绕“亲民、惠民”理念,在线路上创新推出老杭州感兴趣的西湖路线,将西湖打造成为一个全民共享的生态空间。据介绍,“西湖环湖游览线”在线路选择上别出心裁,通过以西湖人文景观为背景,以西湖游船为载体,将南宋“西湖十景”、清代“西湖十八景”“新西湖十景”和“三评西湖十景”等众多景点串珠成链,让人文内涵浸润到游览线路中,让游客在游船中了解西湖“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共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保护成果,深入感受世界文化遗产西湖的独特之美。
 
中国文化报驻浙江记者  骆  蔓  文/图
 
原文标题:杭州:全民共享的生态空间
 
来源:中国文化报

在线留言
leave a 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