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March
2022

广东:红色资源焕新生 保护利用显活力

返回列表


梅州“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烈士纪念碑
惠州东湖旅店
肇庆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
 
  天地存大美,岭南有精华。作为中国近现代革命策源地之一,广东曾以先进思想引领中华,无数革命先烈曾在这片热土抛头颅、洒热血,掀起一场场气壮山河的革命浪潮,留下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中央红色交通线旧址(汕头站)、红宫红场旧址纪念馆、梅州市三河坝战役纪念园等丰富的红色资源。全省21个市有82个县列入国家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是全国为数不多全域覆盖的省份。
 
  为了将革命历史、革命传统、革命精神通过丰富多样的旅游样态传递给人民群众,广东通过实施红色资源摸底探源、红色资源保护修缮、红色资源创演展播、红色资源融合发展四大行动,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打造红色主题文艺精品,推动“红色+”创新发展等,多措并举推动红色资源“活”起来。
 
  摸底探源,保护修缮最优先
 
  在全国革命文物工作会议召开时,习近平总书记专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红色资源利用、红色基因传承工作,将其作为“1+1+9”工作部署和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内容深入推进,努力用心用情用力把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
 
  为此,广东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文件精神,在省级层面率先出台《广东省革命遗址保护条例》,制定《广东省红色旅游发展实施方案》《广东省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行动方案》等系列文件,建立省文物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从全局统筹谋划红色资源保护工作。
 
  在政策护航下,广东加强给红色资源“输血供氧”,从2019年起5年专项安排15亿元实施省级以上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建设、展陈提升行动,其中2020年下拨4亿元、2021年下拨5亿元;另计划统筹各项相关资金70亿元,支持红色革命遗址免费开放、红色教育基地打造等工作。
 
  一直以来,广东抢救和预防并重,开展革命文物保护修缮,先后组织对汕尾海丰红宫红场旧址等一批有代表性的革命文物进行修缮,相继开展孙中山故居等一批革命文物的专项保护规划。为抓好修缮保护工作,广东在全国率先建立实施“岁修”制度,2019年开始按照每处每年3万元标准,对886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日常保养维护,并下拨1000万元抢险加固经费,优先用于濒危革命文物抢救性保护。
 
  在修缮与保护中,广东充分整合革命文物、景区、平台资源,创新探索“革命文物保护修缮—陈列展示—周边环境整治—红色旅游景区”的全流程建设模式。如将我党早期的革命家、华南地区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第一人杨匏安在广州工作生活期间的旧居杨家祠,进行了修缮保护和活化利用,已成为爱国主义和红色教育基地;修缮整治惠州市不可移动文物东湖旅店,成为广东党史教育基地,2020年入选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佳案例;加强红色场馆建设,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等一批高质量博物馆新建落成,深圳改革开放干部学院、广东南岭干部学院和东江干部学院等红色教育高地先后揭牌。
 
  此外,广东还为135处省级以上革命文物保护单位免费捐赠保额达49.5亿元的保险,为革命文物和参观群众在遭遇重大自然灾害时提供保障,成为全国金融保险行业参与文物保护的首个范例。同时,广东深入挖掘革命文物遗存,科学确定保护级别,及时将革命文物纳入保护范畴。如依据中央红色交通线的历史价值,先后将棣萼楼中转站旧址、缵诒堂中转站旧址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推荐中央红色交通线旧址(汕头站)成功申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
 
  多措并举之下,广东红色资源保护工作有力推进,革命史迹焕发新生。据2021年公布的首批《广东省革命文物名录》,全省现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513处,可移动革命文物4783件(套),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0处,居全国第四,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5处,革命文物的数量、级别均居全国前列。
 
  融合发展,“红色+”创新成果有声有色
 
  广东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文旅载体平台的多维建设和文旅产品的多元打造中,更是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
 
  目前,研学旅游成为广东红色资源保护利用中的一抹亮色。广东将抗战时期教育机构遗址进行保护并活化利用,推进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等项目建设。其中,韶关、清远、梅州、云浮四市的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以游览观光、参观体验、研学教育和学习探讨等多样化形式,每日吸引过千名游客到访;广州公交集团营运20辆“红色公交”,将红色革命遗址串珠成线,推出“广州红”主题船以及8条水陆接驳、研学游一体的党史学习主题航线,建成32个建党百年主题站场和候车亭;广州地铁集团在地铁站打造“广州地铁党史研学馆”、建党百年党史主题站、“复兴大道100号”建党100周年成就展,推出“中共三大”主题列车和“奋斗号”红色专列,提供多场景、沉浸式红色出行体验;鸦片战争博物馆、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入选国家红色旅游发展典型案例。
 
  在“红色+数字化”蓬勃发展中,“广东省红色地图”的推出,空间化展示了全省374个红色地标,实现一张图走遍全省红色资源;建立广东网上红色展馆,上线32个红色展馆;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改扩建后,引入场景模拟、MR技术、3D技术开展沉浸式展陈,5个多月时间接待观众19万人次,进入2021年中国革命类博物馆季度热搜榜50强。
 
  而代表性主题景点的串珠成线,为广东红色旅游不断增辉。2020年4月,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第一批广东省历史文化游径,广州红色羊城主题、红军长征等64条广东省历史文化游径将革命文物纳入其中。同年6月,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相关单位发布首批五大主题27段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9月,再度启动第二批广东省历史文化游径创建工作,重点打造了东征革命、东纵抗战、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等5条历史文化游径,不断延伸的游径让红色文化激荡人心。
 
  此外,为了筑牢红色品牌,广东梳理出一批特色旅游线路,打造“走读广东、粤游粤红”“万里红道”等旅游品牌。2021年国庆节前后,以全省1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为基础,广东组织省内旅行社和在线旅游企业,以“走读广东、粤游粤红”为主题,在旅行社门店和线上官网、微信商城和网络售卖平台上线和推出广东红色旅游线路和产品,在企业官方微信公众号和官网共同宣传推广,营造起建党百年良好的红色旅游体验氛围。2021年推出10条全省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其中3条线路入选国家“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创演展播,让红色文化深入人心
 
  红色旅游的“火”离不开红色文化的“活”。2019年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遴选推出100个红色革命遗址,以时空为序串联成9条传承红色基因学习体验线路。2020年广东继续深化该线路成果,拍摄制作16条《追寻红色足迹》纪录短片,于7月在广东电视台播出并向学习强国等网络平台推送;另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频道《国宝档案》栏目组合作推出了10集《红色经典》广东系列节目,追寻红色记忆,传播红色文化。
 
  2021年,利用建党100周年、辛亥革命110周年、长征胜利85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广东推出系列革命文物新闻宣传活动。特别是在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80周年之际,广东组织9市联动开展纪念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牢记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重大意义,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
 
  同时,广东在全省遴选了38个展览,作为建党百年精品展览。其中广东省博物馆“红色热土 不朽丰碑——中国共产党领导广东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专题展”、中共三大旧址纪念馆“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历史陈列展”、江门市博物馆“五邑华侨华人与中国共产党”3个展览入选了中央宣传部、国家文物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精品展览推介名单。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东湖旅店等革命纪念馆进行了展陈提质升级并重新开放。
 
  在红色传承中,广东坚持文艺铸魂,用艺术的表达点燃信仰之火,组织创排多部红色题材大型剧目。爱国主义题材舞剧《沙湾往事》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中国艺术节政府最高奖文华大奖,连同展现“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事迹的话剧《深海》、华侨妇女移民史的粤剧《红头巾》等5部作品,入选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等主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数量居全国各省区市第二位。
 
  要讲好红色故事,传播红色文化,就需要高素质的红色讲解人才队伍。广东积极培育“五好”讲解员队伍,有3名讲解员分别荣获第二届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金牌讲解员、优秀讲解员称号。广东为此推出“百名红色讲解员讲百年党史”百场宣讲活动,受众超过700万人次。此外,广东还打造红色文化导游队伍,建立志愿者队伍,鼓励当地人参与讲述,联系实际、串联今昔推出一批红色故事,让红色文化深入人心,红色旅游一片红火。
 
  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持续加强组织领导和科学谋划,建立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按照资源类型、重要程度、保存现状等对全省红色资源进行分级分类,实施红色资源提质升级工程,推动各地结合实际对部分红色资源进行提质升级,发挥红色资源“湾区纽带”作用,打造大湾区红色文化圈,切实将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实现了以文化优势引领经济优势,为广东建设更高水平的文化和旅游强省加码赋能。
 
甘利英   杨颖
 
来源:中国文化报

在线留言
leave a 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