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December
2021

提高文旅免疫力 积极应对新挑战

返回列表

“20条”融入基层“毛细血管”——提高文旅免疫力 积极应对新挑战
 
  近日,为应对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关于从严从紧抓好文化和旅游行业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从6个方面提出了20条具体措施,即“从严从紧20条”(简称“20条”)。“20条”是否有效融入各地基层“毛细血管”?文旅管理部门以及单位企业制定了哪些具体措施?落实情况如何?是否兼顾疫情防控与群众方便?“强身健体”的同时,又将如何备战文旅复苏?本报在多地开展了详细调查。
 
  文旅管理部门
 
  紧盯当下 放眼未来
 
  严格、精准、灵活——防疫情,不误正常文旅活动
 
  “20条”要求,入口管控要严之又严,客流调控要精准细致等,这就要求各地在制定具体防疫措施时,要详尽科学,并兼顾满足出游需求。
 
  目前,浙江抗疫形势严峻,金华市文旅系统按照全面严起来、紧起来的防控要求,建立“六个一”的疫情防控制度机制,即“一份温馨提示”“一套监测表单”“一份防控工作方案”“一份疫情应急预案”“一份内部员工疫情防控规范”和“一个防控领导小组”,梳理疫情防控流程,全面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根据“20条”和科学研判分析,精确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对于文旅场所,当地除严格落实“限量、预约、错峰”等政策外,景区在醒目位置,多渠道公布流量信息,及时发布旅游提示,为游客出行提供参考。热门景区优化设置游览线路,避免线路规划不合理导致游客扎堆拥挤等现象。
 
  黑龙江省讷河市自发现无症状感染者以来,全市进行了4轮核酸检测,目前,根据实际情况和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研判,已恢复公共文化场所有序开放,给当地居民增添了极大的抗疫信心。讷河市文化旅游疫情防控专班每天进行巡查,12月9日,出动执法人员巡查经营场所31家次。讷河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张明玉表示:“‘20条’下发及时,指导性和可操作性都很强,让基层在疫情常态化管理中有了强大的政策支持。我们基层文旅干部会一如既往地将上级政策要求结合我市实际落到实处,确保文旅行业安全有序。”
 
  广西百色以“内紧外松”为主基调,全面提高各行业疫情防控意识,强化管控措施落实。“20条”及当地防控政策在全市236家文旅企业均传达到位,并于近日针对辖区文化广电和旅游行业场所开展暗访式检查30多次。广西三江市则强调突出重点。强化网吧、歌舞娱乐场所、营业性演出场所、旅游景区等人员密集型场所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落实,边宣传、边指导、边管控,引导经营者严格防控、规范有序经营。在此基础上深入推进疫情防控知识宣传,积极发挥执法人员“执法员、宣传员、监督员”的作用,将“疫情防控知识”宣传与文化市场执法检查紧密结合。
 
  “20条”发布后,太原市文化和旅游局进行整体部署,各A级旅游景区、公共图书馆等文旅场所“因地制宜”,按照实际情况对防控措施进行相应调整。如太原市图书馆要求凡入馆读者需同时出示三码(预约码、健康码、行程码)联查,开展集中还书并对归还图书进行统一消杀等;钟楼街等新晋“网红打卡街”由于人流量大,虽是室外街道,但也严格要求戴口罩;天龙山石窟博物馆则要求未接种新冠肺炎疫苗的人员登记姓名、电话、居住地址等信息后方可进入。当地群众李利群认为虽然进入景区、公共文化场馆等的流程相对较多,但线上预约平台十分完善,各场馆、景区发布通知也很及时,同时要求14天内有省外旅居史的游客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结果,严格的防疫措施让他在游玩、阅读、观看演出时十分安心。
 
  帮扶、纾困、谋划——保存实力,激活文旅行业生命力
 
  当下的严格防控是为了未来更好的文旅发展。在坚决落实“20条”的基础上,不少地方在疫情期间加大扶持力度,加紧布局文旅复苏。
 
  新冠肺炎疫情对广东省佛山市旅游业带来巨大冲击。旅游企业经营困难,向金融机构申请贴息贷款又时常被认为是高风险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突出。疫情长时间持续和不断反复,人员流失严重也成为旅游业重启后发展的一大痛点。对此,佛山市加大金融支持,举办“稳企业 保就业 促纾困”佛山市文旅体行业银企对接会,推出“税易通”“善担贷”“文旅宝”等特色文旅体金融产品。同时,强化资金扶持,2021年对通过评审的125家企业164个项目共发放全域旅游扶持资金2617万余元,对通过评审的72个项目发放文化产业发展扶持资金1062万元,打通纾困惠企政策“最后一公里”。在强化专业人才支撑方面,组织开展佛山市文化英才扶持工程认定申报、对文化英才进行评定和扶持、培育壮大导游队伍,发放扶持资金900万元。大力发展周边游、工业游、研学游等旅游新业态,完善旅游公共基础设施。2022年计划新增3个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完善智慧旅游服务中心,建立布局合理、指向清晰的旅游引导标识体系,成立文化和旅游消费商家联盟,建立文化和旅游消费数据监测分析体系。
 
  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文化和旅游局根据“20条”和区防疫指挥部的要求,指导各景区和公共文化场所严格执行防疫要求,结合实际情况确保正常营业,同时做到帮扶到位,科学制定惠企惠民政策,相继出台《蔡甸区加快文化旅游企业创新发展配套政策实施细则》《蔡甸区惠民旅游实施办法》和《蔡甸区旅游营销激励办法》等,补贴惠企惠民资金5000余万元。蔡甸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疫情防控期间,要更加重视创新产品研发,注重高品质服务和精细化服务,将其作为综合型景区升级重点,打造有趣好玩的景区品牌,把握高颜值、重体验、强参与、多互动的未来景区发展方向。
 
  河南省淅川县作为疫情的低风险地区,严密监控本地疫情发展情况,有序推进本地文旅复兴。目前正围绕乡村振兴、生态旅游建设、文旅基建工作等方面制定政策。淅川县为推进文旅事业快速发展成立了八大专班,通过统筹宣传、文化、旅游、交通、新基建等行业职能部门,形成强大合力,争取重大项目和政策支持,配套完善淅川文旅发展基础,打响淅川文旅品牌。
 
  文旅单位
 
  风险与机遇并存 压力与动力同源
 
  坚守 把好入口关
 
  自新一轮疫情发生以来,陕西白鹿原影视城的景区南门防疫通道LED大屏一直滚动播放疫情防控小知识,提高游客和市民的防控意识,营造安全良好的游园环境。景区筑牢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守好景区大门,严格执行“一看,二测,三登记”制度,落实防疫通道消毒消杀,保障入园游客安全。此外,工作人员为消除游客抵触心理,在扫码处向游客进行解释,为游客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增强游客入园体验度。
 
  山西太原太山景区在“20条”发布后,加强防疫措施。省外游客需提供健康码、行程码以及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省内游客14天内有外省旅居史的需提供健康码、行程码以及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等。为避免游客扫兴而归,景区在公众号和官网等多个平台多次推送通知,让游客出行前了解这项规定。为了减少人员聚集,太山景区增设多个快速通道,使游客分流有序、安全进入。景区和属地派出所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充分发挥智慧景区优势,继续全面实行全网络实名制无纸化购票,合理控制进入景区的人数,引导游客间隔性入园、分散式游览。
 
  服务 确保游客安心、舒心
 
  “疫情熔断跨省游后,外出散心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本地的清东陵。这里网络预约错峰游很方便,景区内视野开阔,景色优美,文化底蕴深厚,防疫措施做得也很到位。周末陪着家人来这里走走是个不错的选择……”一位正在河北省唐山市清东陵保护区游览的游客说。
 
  清东陵保护区管委会副主任赵英健表示,“20条”的出台及时具体。只有不断强化常态疫情防控工作,才能全力确保游客的健康安全,促进文旅行业健康发展。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清东陵保护区在加强组织领导、搭建高效组织指挥体系的同时,从对内部人员的管控入手,加强常态化筛查,组织全体干部职工第一时间接种疫苗,并每周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将“20条”和《河北省疫情防控“十个常态化”30项重点措施》等应知应会政策知识辑印成册,发放到每名干部职工手中,要求熟知熟记,确保为游客进行正确的解读、服务。
 
  湖北武汉花博汇景区除了以“20条”为指导做好预防工作外,还成立了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对景区的实时情况随时跟进,并按照疾控中心指导,设置体温异常游客隔离室,配备相关防疫设施,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准备工作,确保游客出门游玩更放心、舒心、安心。景区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继续加大项目展示创新力度,聚焦景观产品、活动内容、业态等方面优化提档,引进具备竞争力的业态,开发特色网红商铺,推进精细化管理,改善游客体验度。
 
  痛点 稳岗压力大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多地突发疫情。满洲里市扎赉诺尔区文体旅广局等文旅部门组织干部职工下沉社区,投入到抗疫斗争中。内蒙古多地以不同形式加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车辆运营中心车队多名党员、司机,在近3个月的时间里坚守在抗击疫情一线,累计完成300多次来自中高风险地区人员的接站、送返工作,切实有效为当地树起了第一道保护屏障。
 
  与热火朝天的抗疫斗争形成对比的,是冷清的旅游业。鄂尔多斯市爱之蒙旅行社相关负责人表示,疫情期间,第一时间停止跨省旅游。在业务停滞期,旅行社正积极做好相关产品的设计工作,等待疫情过后推出。
 
  鄂尔多斯市金港湾国际赛车城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疫情之下,旅游业是稳岗压力最大的行业之一,因其大部分细分行业均属劳动密集型行业,以中小微企业为主,抗风险能力相对较低。旅游业中存在大量非传统就业岗位和非全日制、临时性、平台型就业和弹性工作等就业形式。灵活的非传统就业在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的同时,也面临保障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旅游领域的就业对带动社会重点人群就业有突出作用,尤其是对于年轻群体、女性群体、农村劳动力群体有很强的吸纳能力。在此背景下,要特别关注旅游就业市场的稳定。
 
  这位负责人建议,在旅游需求出现萎缩的特殊时期,急需加强疫后旅游市场的引导。要进一步强化、优化和细化政策;充分了解各地旅游企业享受一次性就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展期贴息、失业补助金、“五险一金”延期缴纳等政策的落实情况;引导企业与职工集体协商,采取协商薪酬、调整工时等措施,保留劳动关系;鼓励各地通过政府采购、购买服务等方式,吸纳旅游从业人员灵活就业;鼓励发展地方性或区域性旅游从业者服务平台,为广大旅游从业者提供用工信息、业务提升、法律咨询等方面服务,也可借鉴“共享员工”方式,解决旅游相关行业错峰用人问题。
 
  探索 任重道远,面向未来
 
  辽宁大连刚刚实现“清零”。大连市文化馆馆长郑晓丽说:“我馆在疫情防控中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发挥阵地优势,始终关注群众的需求,创新设计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活动,创新推出大连市全民艺术普及公共文化空间联盟建设,推出艺术乡村培训工程等,拓展数字文化馆平台建设。”该馆公共文化服务已全面转向线上,充分利用大连数字文化馆等开展各类线上服务。“掌上文化馆”上线“群星云讲堂”“群文原创金曲”栏目;“掌上非遗馆”推出“巧手工坊”“寻艺非遗”等栏目,线上活动得到市民群众的广泛关注,参与及浏览已达万余人次。
 
  5A级旅游景区河南云台山风景区在坚持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探索并创造性提出“五员一体”优质服务模式,服务理念由“不让一位游客受委屈”向“感动每一位游客”转变提升,建立2000名员工人人都是安全员、服务员、保洁员、救护员、宣传员的文明服务体系,以一专多能的服务素质迅速转变角色,第一时间为游客提供帮助。云台山风景区管理局局长马春明说:“从门票经济转向产业经济,从观光型景区转向休闲度假型旅游区,云台山正加速景区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作为全国首批数字化景区建设试点单位和全省首批五钻级智慧景区,云台山打造“全行程、管家式”智慧化系统,实时监控并快速实现有效分流游客、调度车辆,从容应对客流高峰;应急无线广播系统、游客应急求助与救援系统为游客文明出游、安全出行保驾护航;“云台山一键智慧游”,吃、住、行、游、购、娱全方位服务信息一览无余,一部手机玩转云台山,助力提升游览体验。
 
  陕西洋县长青华阳景区紧抓年青一代群体的线上内容消费需求,打造更符合疫情期间传播特点的内容服务生态。联动区域内市(区县)和景区共同发力,以周边游、周末游等热门场景,打通从“种草”、出行、分享的全旅行周期链路,构筑旅游全新线上场景传播体系。
 
  浙江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岳庙管理处(连横纪念馆)在旅游淡季继续研发文创产品,开展非遗保护活动,所辖黄龙洞越剧团(杭剧团)继续做好文化传承、新剧彩排的工作,为未来发展、备战文旅复苏做好充足的准备。该管理处负责人建议推行文旅系统的专属APP,提供类似景区、景点一码通服务;推广景点云上游览,将直播与录制相结合,在疫情期间扩大景点的影响力;在国内旅游业重启之前,先试行省(市)内游,拉动文旅(省、市)内需,为之后开放跨省游、旅游大复苏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及经验。
 
  (统稿:程晓刚,参与采写:骆蔓、宾阳、朱萌、谭志红、范刚、瞿祥涛、陈关超、阿勒得尔图、秦毅、张建友)
 
  专家观点一手抓防疫 一手抓发展
 
  曾博伟(北京联合大学中国旅游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秘书长)
 
  面对巨大的挑战,文旅行业需统筹兼顾,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发展,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具体来说,一是要有大局观念,文化旅游工作是国家经济社会文化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要将文化旅游行业的防疫和发展工作自觉地纳入国家的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总体布局之中。二是要有系统思维,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不能失之偏颇。在实际工作中,既要防止不严格落实“20条”,做表面文章、消极应付的思想,也要防止在“20条”之外层层加码,给文化旅游企业带来巨大的负担,并以疫情防控为理由,对在安全地区开展的文旅活动设置障碍。三是要有风险意识,严格按照“20条”做好相关防控工作,绝对不能有侥幸心理。四是要有创新精神。疫情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大众的文旅需求,但其消费的潜力依然巨大,低密度、高频率、短距离的文旅消费成为主体,这就要求企业把握市场需求的变化,开发新产品、提供新服务,实现自身的新发展。
 
  四大抓手促进高质量发展
 
  窦文章(北京大学教授、博雅方略文旅集团首席专家)
 
  疫情之下,内循环成为文旅产业发展的主旋律,这也对国内文旅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倒逼文旅企业自身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是个性化、高端化、定制化的文旅产品深受欢迎,旅游景区或目的地要充分挖掘自身资源特色,开发亲子游、红色游、冰雪游、研学游等个性化文旅产品,以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需求。二是推动文旅景区集群化发展,即区域内文旅目的地、景区等“抱团”发展,通过串联线路、共享客源等形式丰富游客体验、提升文旅消费。三是把握数字经济时代机遇,推动旅游“云游”“云体验”,满足人民群众在疫情下的需求,助力企业高质量创新提升。四是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就地旅游、就地度假将成为主流,乡村度假、周边游、民宿休闲备受追捧,文旅企业要把握行业趋势,推动多元化产业转型。
 
  从长远看,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并没有改变,人民群众对于美好幸福生活的需求也没有改变,因此,经过疫情冲击下的大浪淘沙,文旅产业依然拥有极大的发展潜力与美好未来。
 
(中国文化报记者 鲁 娜 采访整理)
 
来源:中国文化报

在线留言
leave a 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