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December
2021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探讨

返回列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大家庭,民族的延续和国家的稳定始终离不开各民族人民的团结一心与荣辱与共。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不断增强,对于牢固国家发展根基、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具有重大意义。长久以来,我国各民族之所以能够同心协力共谋发展,不仅是因为我们始终坚持求同存异,相互包容、理解和尊重,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我国拥有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我们共同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见证了我国各民族发展漫长而艰辛的历史岁月,是各民族文化精神和发展成果的象征,对于新时代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提升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价值和显著作用。新时代国家和民族发展更需要牢固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根基、塑造良好内部环境。为此必须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从中汲取民族团结奋斗、共谋发展的精神动力,引导各民族形成坚定的民族共同体意识。
 
  加强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提升传统文化素养
 
  以优秀传统文化强化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要求新时代的民众具备基本的传统文化常识和良好的文化素养。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有效普及是发挥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基础,也是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强化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提。然而当下一些人对优秀传统文化还缺乏全面认知和深刻了解,没有清醒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的当代价值,迫切需要大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目前我国传统文化宣传教育还存在一些障碍。首先,由于传统文化对文化知识水平要求较高,大众普及程度尚需进一步提高。其次,如今信息多元化,人们更易被新潮的、娱乐性强的文化吸引。最后,政策方面,国学教育还无法全面系统渗透整个教育体系,人们了解传统文化的渠道尚不完善。依托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要解决好传统文化宣传教育问题。
 
  良好的传统文化素养是进一步领悟传统文化精神内涵、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认同的基础。为提高民族凝聚力、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加大力度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教育。首先,要尽快强化优秀传统文化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将国学教育、传统文学艺术教育全面融入各阶段教育。从幼儿启蒙教育到大学教育到继续教育,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都要全面涉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都应给予此项工程大力支持。其次,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宣传,不仅对青少年儿童,对社会各界人士都要加大宣传教育,将优秀传统文化常识、优秀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渗透到各行各业的文化思想教育中,为全社会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便捷的渠道。最后,传统文化教育要因材施教,促进传统文化的通俗化和生活化,便于更多人理解和接受。全民族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是进一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民族精神力量的前提,因此,必须做好传统文化宣传教育工作。
 
  挖掘传统文化精神内涵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盖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的各种文学成果、精神价值观、哲学思想和伦理道德,是中华民族发展延绵至今一直奉守的精神信仰,是民族发展之本。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具有指导社会发展、国家文化思想建设的重要价值。对于提升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的丰富文化精神内涵能够指导新时代中国人继续坚持团结统一、兼收并蓄、宽容豁达的民族品质,弘扬文明古国之风;另一方面,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价值伦理观和民族精神的理解感悟,能够让大众认识到民族的强大精神力量和高尚道德传统,树立正确的国家民族形象,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提升民族文化自信,进而树立坚定的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决维护民族统一和国家稳定。
 
  依托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族信仰内涵,提升民族文化自信。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族和国家精神信仰主要表现为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始终坚持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坚持维护各民族的团结友好。对外,“犯我国土者虽远必诛”“统一战线一致对外”;对内,“各民族共同繁荣”“团结统一的民族关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新时代,我们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必须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崇高的民族信仰和伟大的民族精神,这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精神纽带。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学校要积极举办“维护民族团结,各民族和谐发展”“爱国主义”等主题文化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塑造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社会宣传中,也要以“维护民族团结统一,共促民族发展繁荣”为精神核心,引导全社会在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基础上形成民族共同体意识。
 
  推动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共建民族精神家园
 
  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民族共同体意识,还要积极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融合,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要在新时代发挥价值,必须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仅要坚持以弘扬民族文化自信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团结统一精神原则为核心,而且要创新传统文化教育的宣传形式。一方面,要结合多媒体等现代传媒手段拓展宣传的深度和广度,同时将传统文化中关于民族共同体崇高精神理念,全面渗透当代影视、艺术、传媒等多个领域,以此提高大众了解、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另一方面,要继续推进各民族文化交流,各地各部门要积极推进各民族文化交流学习活动,以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各民族文化相互借鉴、融合、理解、包容,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方面必须立足“文化”本位,提高民族传统文化素养,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族团结统一和爱国精神,构筑民族利益共同体;另一方面必须以“共同体意识”为核心,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崇高民族信仰和精神价值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提高民族凝聚力和共同体意识的精神源泉和思想动力。这两个方面协同共进,才能有效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当代价值。
 
郭长帅  孟志祎
 
(作者郭长帅系石河子大学机械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孟志祎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竞技体育运动学校讲师。本文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兵团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路径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YB03)
 
来源:中国文化报

在线留言
leave a 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