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December
2020

非遗产业的国际名片亮了

返回列表

     彩扎产业进村入户 鼓了老百姓的钱袋子
     楼镇村,位于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林寨镇西北部,是广东省省定贫困村。全村共有637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1户,共190人。该村贫困户的收入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多年来脱贫方式单一。同时,村中存在空心化现象,留守妇女、老人较多,剩余劳动力得不到有效的利用。
     2018年,和平县县委、县政府,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结合脱贫攻坚战略,以传统文化项目为依托,扎根省定贫困村,采取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模式,将文化产业融入当地扶贫工作当中,用文化产业助力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

 

     在和平县各级党政部门和帮扶单位支持下,楼镇村由村集体、全体637户村民和传统彩扎狮头制作技艺传承人陈金明家族共同出资1500万元成立了和平县福楼醒狮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立了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简称“工坊”),包括该村全部贫困户在内的村民成为了公司股东,享受公司盈利分红。
     截至目前,楼镇村通过彩扎文化产业扶贫在和平县包括该村在内的13个贫困村设立了扶贫车间,吸纳近300人就业。村民通过参与彩扎手工制作获得工资收入,其中28名村民为特困户,此外还包括一些残疾人和老年人,月平均工资2500元左右,最高者可以达到近7000元。2019年工坊营业收入1140万元,村集体获得分红41万元;全村637户村民获得分红71万元,61户贫困户获得分红37万元。

     陈金明表示,工坊为使复杂的传统制作工艺变得简单易学,特意对制作工艺进行了改良,采用独创拆分式制作流程,村民可以选择较为擅长的制作步骤,也可以将材料带回家中制作,不受工作场所和时间限制。“通过我们的扶贫产业,不仅让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同时也做到了农业生产、第二产业就业和家庭照料三不误。”
     “以前做工厂学徒的时候只能挣到几百元,现在我和丈夫两个人都在做工坊的活,月收入能有一万余元。加入工坊后,不仅我们挣得钱多了,生活变好了,还可以接送孩子上下学、照顾家里的老人,重要的是还不耽误干家里的农活。”工坊员工陈冬静喜悦地说。
     楼镇村彩扎文化扶贫产业在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周围十多个镇村村民就业,做强做大传统文化项目手工制作市场份额得同时,还在不断扩大海外市场,其彩扎醒狮产品远销东南亚、北美等华人聚集地区,得到了海内外用户的广泛认可。

     2020年受国内外新冠疫情的影响,一些海外订单应客户要求延迟发货,这给工坊带来了不小的库存压力,“订单一直在做,产品却不断积压。”了解到工坊所面临的困难,和平县有关部门随即拨发了30万元的扶持资金用以扩建工坊库房,以此缓解库存压力。“彩扎醒狮远销海外,不仅拉动了当地群体之间的关系,也拉近了民间文化之间的距离,同时也为与当代华人之间的沟通提供了良好氛围。我们希望通过彩扎醒狮这项传统技艺向世界继续输送中国的传统文化,让非遗产业在世界各地不断开花。”陈金明说。

     东艺宫灯走出国门 非遗产业享誉“海内外”
     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国门,向世界输出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也是江门东艺宫灯传承人李仰东的目标。宫灯源于东汉,盛于隋唐,而江门东艺宫灯发轫于南宋年间,1279年,江门新会崖门海战结束后,南宋宫廷艺人、御师流落在江门一带。南宋宫灯匠人把美术工艺传承到江门地区,随着地方文化的融入,从而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南派宫灯,东艺宫灯作为南派宫灯的杰出代表流传至今。

     东艺宫灯包含红木雕刻、玉雕、中国结、中国书画等多种元素,其制作工艺复杂,包括备料、开料、出槽、挑花、拼件、配活插件,在绢、玻璃上作画、上色,并固定、安装、结穗、挂饰、装灯。雕刻时先以铁丝锯穿,再用刀刻,之后用铁丝磨其空隙,另外还需要经过多次打磨修整。

     江门东艺宫灯工作坊成立于上个世纪80年代,产品主要用于庭院装饰、宗教祈福、景区市容装饰等方面。工坊以“工作室+农户”为模式,利用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宫灯订单派发。宫灯制作工艺并非一日之功,农户完成工坊订单也是分工合作,工作室制作完成一部分,农户完成一部分,一件宫灯产品由多个环节共同完成,而李仰东工坊里的农户多以制作中国结、流苏等装饰品为主。
     东艺宫灯扎根民众,是一种生活化的艺术,具有吐故纳新的文化生命力。目前,东艺宫灯的主要市场除东南沿海、港澳台外,还出口至亚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的40多个国家,在海外华侨华人聚居地被广泛使用。近100年多年来,东艺宫灯随着贸易发展和华侨华人迁徙来到了世界各地,为了让更多人喜欢东艺宫灯,也为了让东艺宫灯被更多的海外华人华侨喜欢,李仰东还对东艺宫灯进行了改良,改良后的东艺宫灯变得更加美观而又不失传统。适应时代要求,满足海外华侨市场需求的东艺宫灯去年生产超过2万盏,2019年销售量比2018年增长45%,2020年尽管受到疫情影响,预计仍能与往年的销售量持平。“2020年央视春节戏曲晚会上也用了我们的东艺宫灯做装饰,将传统节日气氛烘托得淋漓尽致。”李仰东自豪地说。
     除了向海外传播传统文化外,工坊还注重东艺宫灯技艺的传承与传播,目前,已形成民间传承、学校传承、资料传承、文化馆传承等一套传承体系。面对今年突发的疫情,多项民间节庆活动停办,李仰东和他的工坊员工利用短视频平台来传播宫灯的传统美术工艺,致力于将非遗多元化融入社会。“我们不仅要加强年轻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还要提升中国传统文化在海外的影响力,加强文化自信,让中国的传统文化通过宫灯走出国门,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文化。”

     瑶绣“绣”出小康新生活 “文化+扶贫”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乳源是广东省3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之一,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石灰岩山区、生态发展区于一体,是韶关市唯一没有相对贫困村的县。2018年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2812户,共计7118人,其中无劳动能力贫困户1276户,共计1863人,贫困户不仅分布较散,而且贫困程度较深。
     近年来,乳源以瑶族刺绣、瑶族服饰等非遗项目为依托,积极发挥“世界过山瑶之乡”的地域品牌优势,将文旅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一个重要抓手。2019年,乳源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投入60余万元在乳源农旅小镇设立打造全域旅游集散中心暨瑶绣服饰传承基地,并采用“政府搭台,协会唱戏”的方式,与当地瑶绣文化促进会进行了密切合作。为大力培养绣娘,促进瑶绣文化产业长足发展,又设计推出了以“传帮带”方式为主的“绣美瑶乡”文化志愿服务项目,通过建立瑶绣传承基地、瑶绣研培室,召集了一批涵盖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民间刺绣高手、创新型瑶绣企业代表等具有教学传承能力的瑶绣志愿者,开展瑶绣培训进工坊、进乡村等服务,有力提高了绣娘瑶绣技艺水平。

     为推进传承创新,焕发非遗新生。2020年,乳源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乳源扶贫办与广东省服装饰行业协会合作,设立了乳源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在此基础上又引进“妈妈制造”等扶贫特色项目,将传统瑶绣服饰进行简约化、时尚化、生活化的创新设计和制作,将瑶绣图文及色彩进行创新组合,运用到手包、耳环、挂坠、杯盘碗碟、抱枕等生活用品及文创产品中。乳源以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点、基层合作社、民间协会为联系点,以点带村,以村带镇,形成了以县城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为中心,辐射各乡镇的“文化+扶贫”特色模式。
     在乳源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负责人赵咏兰看来,工坊的成立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工坊里的绣娘不仅包括单亲家庭女性、贫困户、传统绣娘等,还包括一些普通家庭妇女。在没有加入工坊之前,她们多是通过打牌这种方式来打发闲暇时间,不仅没有收入,反而引发了不少家庭矛盾。加入工坊后,她们不仅利用了闲暇时间,还让自己有了收入,就连家庭矛盾也逐渐消失了。压力缓解了,钱袋子也鼓了,更重要的是自身的价值得到了提升。“一些绣娘通过自己的绣品拿到工资时,会拉着我的手,含泪说谢谢。”
     目前,工坊除了有专职从业人员8人外,还有兼职从事瑶族服饰手工产品生产的扶贫对象130多人,同时带动周边地区妇女1200多人。自2019年以来共开展了瑶绣技艺培训30期,培训了3000余人次,设计推出了60个类别的瑶绣产品。工坊让绣娘每人每年增收超过2万元,为全县扶贫户增加经济产值超过100万元,推动乳源脱贫攻坚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此外,工坊还实行动态非遗传承模式,与市场深度对接。通过参加国内各级各地举办的文博会、旅博会、文化旅游节、非遗集市等文旅活动,充分展示瑶族刺绣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挥自身文化品牌优势,积极走出国门,参加国际展览、联系国际订单,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增强了文化自信。“我们希望瑶族刺绣能够被更多的人看见,被更多的人喜欢,被更多的人记住,同时也被应用到更多的方面。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推动瑶绣产品走出国门,推动瑶绣产业享誉国际。”赵咏兰说。
     乳源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欧先凤表示,未来,要继续大力推动文旅扶贫,充分发挥好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贯通线上线下、城镇乡村、文旅行业的综合作用及影响力,做好“文旅扶贫+”这篇大文章,推动形成文农旅融合、县镇村同步、产学研联动的良好发展格局。要从发展全域旅游视角出发,让设计点亮城乡新貌,让瑶绣产品融入城市景观、A级景区、星级酒店、精品民宿等,着力打造一系列文旅融合的旅游新业态、新产品。要用好用活工坊平台,在瑶绣文创设计和生产方面取得新突破,让非遗产品故事化、动漫化、场景化,让文创产品嵌入城市社区、美丽乡村的方方面面,让第一产业三产化,第三产业二产化互为衍生,赋予非遗产品再创造、再衍生、再发展的能力,真正探索一条讲好乳源故事、勾画城乡新貌、书写美丽乡愁的“魅力瑶乡·文化乳源”品牌体系发展之路。

在线留言
leave a message